卡伦·霍妮将人们内心冲突的产生原因,归因于与他人人际关系的失调与紊乱。
于是人会产生亲近人,对抗人和回避人三种情况。
当然,考察一个人时,三种情况可能都存在,只是某一种占据优势,而占主导的态度也主宰着人实际的行为。
作为一名INFP,自我对照后,感觉更接近第三种情况:回避冲突、回避人,神经症自我孤立,与世无争,只关注自身;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对真实自我的疏远;情感变得麻木于迟钝,在外人看来会显得有些冷漠;对自己及自身生活持旁观者态度;常常是内心冲突的优秀观察者,但是却坚决不改。
回避人的特点:
(不知道其他INFP看到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,我当初感觉完全被说中,啪啪啪地打脸)
“当他回避人时,他既不想归属,也不想反抗,而是保持距离。他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——一个以自然、玩具、书和梦想组成的世界。”
“一个不合群的人格也并非不怀着敌意或不渴望友爱。”
渴望绝对的独立,表现在三个方面:
一、自立自强的需要,足智多谋、富于才干;
二、限制自己的需要,降低要求与欲望;
三、保守个人隐私,任何对他个人生活的提问都使他变得敏感与震惊。
但是这种独立并非目的,独立的价值最终有赖于它能帮助他做些什么。
竭力抗拒别人的劝告与参谋,摒弃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与标准。对世俗的,按部就班的生活与工作的反感,自认为比他人有更高更有远见的追求,对优越感的渴望、万能感的幻想与编织,于是不断遭遇失败并进一步自我认知后,幻想的粉碎,绝望。
偶然翻出几点旧日的笔记,不知大家看完那些特征,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?
另外一篇全干货文:
作为一名INFP,我是如何得到治愈的?
https://www.douban.c om/group/topic/93764 212/
于是人会产生亲近人,对抗人和回避人三种情况。
当然,考察一个人时,三种情况可能都存在,只是某一种占据优势,而占主导的态度也主宰着人实际的行为。
作为一名INFP,自我对照后,感觉更接近第三种情况:回避冲突、回避人,神经症自我孤立,与世无争,只关注自身;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对真实自我的疏远;情感变得麻木于迟钝,在外人看来会显得有些冷漠;对自己及自身生活持旁观者态度;常常是内心冲突的优秀观察者,但是却坚决不改。
回避人的特点:
(不知道其他INFP看到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,我当初感觉完全被说中,啪啪啪地打脸)
“当他回避人时,他既不想归属,也不想反抗,而是保持距离。他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——一个以自然、玩具、书和梦想组成的世界。”
“一个不合群的人格也并非不怀着敌意或不渴望友爱。”
渴望绝对的独立,表现在三个方面:
一、自立自强的需要,足智多谋、富于才干;
二、限制自己的需要,降低要求与欲望;
三、保守个人隐私,任何对他个人生活的提问都使他变得敏感与震惊。
但是这种独立并非目的,独立的价值最终有赖于它能帮助他做些什么。
竭力抗拒别人的劝告与参谋,摒弃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与标准。对世俗的,按部就班的生活与工作的反感,自认为比他人有更高更有远见的追求,对优越感的渴望、万能感的幻想与编织,于是不断遭遇失败并进一步自我认知后,幻想的粉碎,绝望。
偶然翻出几点旧日的笔记,不知大家看完那些特征,有没有被击中的感觉?
另外一篇全干货文:
作为一名INFP,我是如何得到治愈的?
https://www.douban.c